每當小朋友生病時,爸媽不只看得心疼,想到要追著孩子餵藥時,也忍不住開始頭疼,特別是當孩子年紀越來越大,開始接觸藥丸、膠囊...等業品時,餵孩子吃藥就變得更加困難。
有些爸媽為了方便,可能會將膠囊剝開來給孩子食用,但其實這樣做有可能會讓療效大打折扣!以下幾個常見用藥迷思提醒各位家長:
常見用藥三大迷思
圖片來源:Heho健康/健康百科/育兒親子 《小孩吞不下膠囊能剝開吃嗎?常見用藥迷思大解密》一文中
迷思一:藥放冰箱保存比較久?
冰箱低溫、潮濕的環境容易使藥物變質,影響療效。例如:小朋友最常喝的感冒糖漿,放入冰箱內可能會使有效成分稀出,並讓藥粉沈積在瓶子底部;粉劑、顆粒型的藥物則容易吸附冰箱內的水氣結塊,受潮變質。
其實大多數的藥品只要放在室溫下乾燥、陰涼及避光處即可,只有藥物說明書註明需冷藏的藥物才要放到冰箱裡。
迷思二:膠囊太難吞可以剝開吃?
有些藥物用膠囊包裹起來是有特殊目的的,例如:可以確保藥物進入腸道中特定部位後才被吸收(如:腸溶膠囊)、避免某些藥物被刺激食道黏膜( 如:克林黴素膠囊)、讓苦到難以下嚥的藥物變得更好入口(如:抗癲癇藥),因此不建議自行隨意拆開食用。
家長可以透過藥品說明書或是詢問藥師確認藥品能否剝開食用,如果孩子對於吞膠囊有很大的障礙,也可以請醫師更換成其他劑型的藥物。
迷思三:孩子睡著要叫醒吃藥?
如果服用的是針對「緩解不適」的藥物(例如:退燒藥、止咳藥...等),當孩子已經安穩入睡時,就不需要特地叫醒他們吃藥,不必擔心會影響病情;但如果需要吃的是抗生素類的藥物,就必須定時服用,不可以自己隨便停藥,避免療效打折扣,甚至產生抗藥性。
文章來源:Heho健康/健康百科/育兒親子
網址: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169630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